5月9号,我校星河天文学社在南湖校区监测校园上空的流星时,幸运地监测到了运载“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过境的轨迹。监测界面划过的这条看似简单的白色细线,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浩瀚星空的向往。
据悉,此次监测所使用的软件由国家天文台自主研发,我校学生、校星河天文学社成员前期参与了该软件相关科创计划。自星河天文学社创建以来,一批批矿大天文爱好者,逐梦星空,勇于探索,用精确的数据记录着矿大上空的璀璨星河。
抓住时机,捕捉轨迹
5月8日,星河天文学社的成员就听闻了天文爱好者群里对末级火箭过境的讨论,后来社团成员通过Heavens-Above平台获取了火箭过境的参数信息,确定其会在9日凌晨4时19分许经过徐州上空。当日晚上,他们就及时开启社团流星监测系统(该系统已于2019年11月加入中国流星监测组织CMMO并组网),运用UFOCaptureHD2软件和国家天文台自主研发的QUmeteorthread软件同时对西南天区进行持续自动监测。9日检查数据后,团队发现国台研发的QU软件成功捕捉到了火箭末级在西北偏西方向过境。
“为了做好监测工作,我们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最后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特别开心。在日常监测中,监测参数设置的微小变化都会对监测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本次监测,如果设置的阈值再稍高一点点,就会一无所获,所以能够顺利记录到这个珍贵的数据,我们感到非常的幸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017级王瑞同学说道。“当火箭闪烁着从天际划过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探索浩瀚宇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天文爱好者,能够感受到国家航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化工学院2019级的陆羿元同学是星河天文学社的社长,在本次监测中,他重点负责数据分析和各类信息的采集。因为一直在关注航天领域,星河天文学社对于火箭末级过境这样可以观测到的事十分敏感。而这次的观测更特殊,因为这是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最后一次可观测的过境,几个小时之后残骸将再入大气层,在一团火焰中燃烬。
据社团成员介绍,星河天文学社目前所用的系统有两套流星监测系统。系统核心硬件是一台低照度的网络摄像头,可以捕捉比较暗的流星,这套系统基本每天都在运行,平时常用在监测流星、分析他们的轨道数据。流星一般都是随机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方向会出现。偶尔可以捕捉到非常明亮的火流星,这种流星往往会落到地面形成陨石,有轨道数据的陨石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从2019年11月份开始搭建这套系统至今,星河天文学社记录了大概1000条流星数据,其中有两颗被IMO火流星数据库收录。谈及为何监测能到火箭过境的轨迹时,王瑞谈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过境的轨迹跟流星有很大区别,影响最大的就是末级火箭的速度比流星慢很多,社团的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流星,为了屏蔽飞机等造成的大量触发,针对类流星目标设置了速度触发阈值,而这个参数设置偏高,很容易过滤掉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过境的数据。为了全面记录本次数据,在软件设置的时候保留了一定的慢速目标,所以成功记录到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的过境轨迹。
宇宙虽大,徜徉星河
“中国矿业大学星河天文学社的宗旨是向大众普及天文知识。平日里,社员们会聚到一起观星赏月,研究专业天文设备,交流学习天文知识。”社团指导老师石礼伟介绍,在日常工作中会全力的支持社团的活动,学院在社团运营过程中都给与了很大的帮助。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学校时,王瑞面对选择学校陷入了纠结,后来他得知矿大有天文学社,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后,他将矿大作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最后如愿来到了矿大,并加入了天文学社。“加入社团之后,天文成为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几乎成为了我的‘第二专业’。我平时的课余休闲活动、创新创业经历都与天文息息相关。”王瑞自豪的说。
陆羿元作为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社团流星监测系统的运营管理,组织过多次天文观测活动,包括一系列重要天象,如2019年12月、2020年6月的两次日食,2020年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2020年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以及多次人造天体过境,还有日常的观测目标(太阳、月亮、太阳系行星等)。据陆羿元介绍,星河天文学社正在筹办天文文化节,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学这个充满奥秘的领域。“去年,我们专门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前往宁夏西吉县进行天文科普活动和当时的新智彗星观测,并在火石寨景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对于社团的发展和运营,陆羿元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他介绍学社还成功申报了一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目的是利用流星监测系统这一平台,更好地推广天文科普活动。采访的最后,即将本科毕业的王瑞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一句话:“无论生活多么繁忙,请一定要仰望星空!”